尷尬股評人:曾經敬若神明 如今風光不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6日 14:40 《中國財富》雜志 | ||||||||||
本刊記者 關悅/文 曾幾何時,股評人士滿天飛,股民們更是對他們奉若神明。但是漫漫4年的熊市,無數次的慘痛教訓,相信股評、薦股的人越來越少了。于是,電視節目等各大媒體中的股評人士們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股票分析軟件的“使用指南”,甚至是“廣告時間”。中央臺的中國證券節目更是長期不變地由一位被稱作“老姜”的“財經分析員”來硬撐。股
“元老級股評人”: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傳播信息 他們是最早一批在媒體上做股評的人,他們的“巔峰時期”大致是在1994年到1998年期間。那時還沒有互聯網;那時他們做股評的主要媒介是廣播電臺和個別電視臺;那時聽股評節目是眾多投資人最主要的信息獲取途徑;那時股評行業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商業化運作時期。 代表人物:朱先生 朱先生是學數學出身,研究生攻讀的是數理經濟專業,重點的研究方向是博弈論。他用他最為慣常的邏輯思維為《中國財富》清晰梳理出了股評這個行業(如果把股評算作一個行業的話)的發展脈絡。 1994年,朱先生開始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927千赫的“今日財經”欄目中擔綱做股評。年輕的朱先生對初生的中國股市有著強烈的熱情,這個欄目,一做就是將近兩年的時間。他和他的同仁們的努力不僅僅成就了這個欄目,更成就了他們自己——為他們在證券業界贏得了相當的威望。1996年,憑借著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業界美譽,朱先生順利地進入了全國最優秀的證券公司之一——華夏證券。那時,他已經在北京電視臺的一些證券節目中頻頻出鏡。此后,隨著中央電視臺證券欄目的開播,他又經常成為中央電視臺股評節目的“座上客”。 朱先生告訴《中國財富》,1996年的大牛市,帶來了中國股票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小投資者的大量入市,給證券投資咨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1996年到1997年,“股評”事實上是證券投資咨詢業的一個主要內容,大量的股評節目,各種媒體上的股評欄目爭相浮出水面。 為了規范證券投資咨詢行業的發展,證監會于1998年規定:從事證券投資咨詢行業必須具備證券投資咨詢資格。這一年也成為股評行業發展的重大分水嶺:一批專業和高水準的市場研究人員(以證券公司的研發人員等為代表)逐步淡出股評,開始更多地為本公司的客戶進行更為專業化的研究咨詢服務,后來逐步演變為主要服務于大中型機構客戶;另外一批人則慢慢發展成“職業股評人”(以眾多的投資咨詢公司的投資咨詢專家為代表)。此外,原來做股評的那批人面臨著“說”與“做”的抉擇,根據證監會的規定:從事投資的人不能同時從事投資咨詢工作,于是出現了“只做不說”和“只說不做”的兩類從業者。 就這樣,朱先生和一大批的優秀股評人選擇了更具挑戰性,也更富刺激性的“做”的工作,從股評行業中隱退出來。他們的隱退,也是這種政策所帶來的“一刀切式”的新陳代謝。同時,大批證券公司有意識地將研究、咨詢工作重點轉為更精細和專業化的市場研究、行業與上市公司研究等,致使股評業出現了明顯的人才斷檔現象。在股評隊伍中,要么是憑借過去的積累成立的幾家專業投資咨詢公司名聲鵲起,引來大批的追隨者;要么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新人們,或是高唱三五千點在望,或是危言聳聽三五百點將現,卻到底被市場摑了耳光。 在朱先生看來,從那以后,股評人的路就越走越窄了,尤其是2001年之后的熊市,更是讓他們處在一種相當尷尬的境地之中。中國的股市不能做空,只有“買”才可能賺錢,股民們都希望聽到“什么能漲”。然而在“綠光一片”的股市中想要找出能夠持續上漲的股票談何容易?股評人硬著頭皮推薦了個股,卻還招來“不聽(看)則好,一聽(看)就套”的罵名。股評行業的江河日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進步與必然結果。 曾經在2001年離開華夏證券,和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仁自立門戶創業,如今,朱先生已經又回到了證券公司——渤海證券。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年雖然小環境有所轉變,不過大的行當卻從未改變。少了當初的激情,多了多年從業的寶貴經驗。他說,早已大量透支精力的他很難再投入到其他行業之中,所以,股票市場很可能最終成為他一生搏殺的競技場。 “最紅的股評人”:股評做得好不等于能夠賺到錢 從1999年到2002年,他們趕上了中國股市的黃金時期,更是股評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也經歷了至今仍在持續的漫漫熊市,早已不做股評;他們曾經在極其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現在仍然在證券市場中堅守陣地,等待著新的牛市來臨;他們也說:“這就是我的事業。” 代表人物:張先生、王先生、崔女士 張先生是學建筑設計出身,純粹是出于個人愛好,在上大學讀書的時候就開始自己炒股。在勤學苦練之下“炒得正果”——進入證券公司,成了專業的證券投資分析師。現今是新疆證券公司北京營業部的副總。仍然戰斗在股評第一線的他并不認為現在做股評是一件尷尬的事情,他覺得,首先,可以把做股評和做足球評論相提并論——當作一種“娛樂節目”,是和股民的一種信息的交流;其次,把自己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以及對于市場的看法開誠布公地介紹給投資者,能夠對股民的投資有所幫助。反倒是每每與朋友們談論起股票,令他最覺“尷尬”。“根本就插不上嘴。”他笑著說,“那些并不是專門從事證券投資的朋友們,說起股票市場都是頭頭是道,而且還滔滔不絕。有時他們爭論起來,甚至會完全當我不存在。直到所有的人都討論盡興了,才想起要我做個‘結案陳辭’。” 當《中國財富》問及張先生對現在股票市場漲跌的看法時,他說他沒有看法,他還說,只有對市場沒有看法的人才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他不愿意去預測市場,更愿意去順應市場。而這并不代表他不自信,反而是他自信的一個充分的表現。張先生說:“專業投資者與非專業投資者不同,專業投資者注重的是在充分控制風險的基礎上持續的盈利能力,而非專業投資者似乎更看中自己或他人對市場未來走勢的預測。市場分析(不是預測)、投資策略、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等構成了專業投資者持續盈利能力的基礎。術業有專攻,投資也不例外。” 鑒于一些股民對于“證券公司的人做股評是為了拉客戶、掙傭金,根本不會真的為股民著想”的指責,張先生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中國財富》向張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資金量很大的客戶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咨詢是否應該開戶,您會如何選擇?”張先生回答說:“我會先讓客戶開戶,但開戶之后如果客戶想要馬上投資,我會告知現在行情不好,建議他先不要操作。”《中國財富》又追問:“如果客戶執意開戶就要交易,否則不會讓大量的現金‘趴’在證券公司帳上呢?”他說:“那我會直接告訴客戶不主張他開戶,同時與客戶保持聯系,溝通對市場的看法。等到市場轉好的時候再建議他開戶。客戶的利益是至關重要的,做咨詢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維護客戶的利益。為了交易量或其他原因而侵害客戶利益的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有一些券商會鼓勵客戶開戶,然后推薦客戶買一些他們自認為風險小的股票,而實際上風險不一定小,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王先生也是一位頗具知名度的股評人,2001年曾經憑借其推薦的煙臺萬華的驚人漲勢而贏得了北京電視臺“薦股冠軍”的殊榮。2002年,他離開效力多年的湘財證券,進入一家投資公司,繼續從事研發工作。他是第一批獲得證券投資咨詢從業資格的股評人,投身股評業至今,從未做過實盤的股票投資。他說正因為如此,才保證了自己擁有最為冷靜的頭腦,最為客觀和理智的觀點。 在他看來,決定成敗的不是技術,而是思想。他酷愛讀書,并且喜歡下圍棋;他強調不要忽視最簡單的道理,比如:人們總會在打折的時候去買衣服,卻不懂得投資股票也該如此;他說是強烈的興趣把他領進了股票市場,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學電子出身的他,完全依靠自學,精通于各種股票投資的相關學問;對于股票的“癡迷”讓他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每天根據市場數據手繪K線圖;他說:“別人的青春歲月是在花前月下度過的,我的是在K線下度過的。” 崔女士是為數極少的女股評人之一,也是絕對的“美女明星”股評人。2000年北京電視臺“證券無限節目”,點股臺薦股第一名的桂冠在這位美女的頭上曾經熠熠生輝。如今,時光漸已遠去,她與曾經同臺競技的朋友們似乎也失去了聯系。《中國財富》只是輾轉聽說,她自己組辦了一間工作室,仍然在做著與股票投資相關的工作。 “離去的股評人”:說不清離去到底是福還是禍 應該說大部分的股評人最終都離去了,有的是不做股評了,有的甚至退出了證券投資以及相關的咨詢行業。他們的離去,讓股評業黯淡了不少。他們的去向很少有人知道,做股評對他們來說或許只是人生已經翻過的一頁。 代表人物:陳女士、趙先生 陳女士與崔女士一樣,也是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女性股評人。她在不同時期,曾在西南證券和北京證券工作。據她業內的幾個朋友說,她轉行去做汽車銷售了。她究竟為什么毅然離開了證券業?很遺憾,《中國財富》沒能從她本人那里得到答案。套用另一位與她還算熟悉的朋友的話:“股票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失望大于滿足的地方。”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做咨詢的稍微好一些,而作投資的壓力就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制度性缺陷帶來的壓力。這位同為業內人士的朋友告訴《中國財富》,退出的人,一部分是“退休”徹底不做了,這主要是由于精力和心智的不濟;另一部分轉行從事其他行業的人,幾乎沒有一個成功的。 相比之下,另一種離去可謂更加“慘淡”,就像名噪一時的趙先生。由于違反了“說”與“做”擇一而為的規定,在做股評的同時,利用個人的名聲,聚攏資金,組織非法的私墓基金,更利用資金優勢與股評的協助操縱股價,操縱市場,也就是所謂的“莊托兒”。最終事情敗露,受到了逐出股評業,乃至更嚴重的刑事處罰。 所有接受《中國財富》采訪的股評人都強調自己推薦股票的依據完全是個人的分析研究成果,絕對沒有將個人或者自己公司的利益摻雜其中。不過,也有知情人對《中國財富》透露,“所有的人都沒有過侵害股民利益的行為”是不可能的。股評人主要分為兩個群體,一是隸屬于券商(證券公司)的群體,另一個就是任職于各種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的群體。比較而言,由于大多數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做股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服務于個別與其有直接利益關系的投資者,所以他們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的動機更強烈,自律性更差,也就是說:從業于證券公司的人員所做的股評更純粹一些。 然而無論純粹與否,所有的受訪者都承認,股評的市場已經越來越小了。王先生認為:今后,細分的、針對性更強的咨詢服務業務的前景還是樂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