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較,日本的員工編制并不寬松。它的銀行如要實現成本的大幅節約,不僅要著眼于員工總數,更重要的是看員工的工資水平。日本銀行的平均工資相當于美國三大銀行平均工資水平的1.53倍。這一差距主要是由日本銀行業管理人員比例較高造成的。
在銀行體系經歷了數年的壞帳與經營管理不善的局勢下,日本政府終于坐不住了,從去年起開始對金融部門進行大調整。1999年日本政府對銀行業累計直接注資920億美元,并允許數字銀行關門歇業。此外,日本政府還間接地指出,日本國內僅有三四家國際性銀行存活的空間,二十幾家國際性大銀行并存的局面不會持久。1999年8月,第一勸業、富士、IBJ宣布計劃合并,之后又傳來三菱和櫻花銀行合并的消息。在歷經數次合并之后,日本的國際性銀行數已從原先的21家迅速縮減到了目前的8家。
合并是否是日本銀行體系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其合并是否能引起輿論的關注?據認為,合并本身只是作為提升銀行體系盈利能力的手段,而非目標。因此,銀行間合并的效果評價也應以盈利能力提高的幅度為依據。若對合并前后的成本效益進行客觀的分析,就不難發現其中疑點叢生,幾條基本的理由也較難站住腳。
從規模經濟上講,經濟學認為,企業的單位成本會因規模擴張而下降,這也正是合并的正效應及大銀行謀求合并首當其沖的理由。權威機構在對日本各銀行的成本效益分析后發現,當銀行資產規模達到280億美元時,費用比率開始下降;但當資產規模超過920億美元時,該比率就不降反升。目前,日本銀行的規模大多在這一水平上。此外,合并之后各家銀行信息技術系統的整合則很難產生規模經濟,相反,復雜的整合過程幾乎難免要引起額外的資金投入。
從理論上講,銀行分支機構的歸并能有效地削減成本。然而,現實情況往往事與愿違。銀行的營業網點有其專用性特點,要想將其轉手讓與非銀行企業非常困難,而要轉讓給其他銀行更是不可思議了。因為在銀行合并的大潮中,幾乎所有人家都急于縮減分支結構。退一步講,就算銀行能夠成功地安置好這些機構,但是相應地也會引起客戶的流失。銀行界80%的利潤來源于20%的客戶,而這20%客戶中可能就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已關閉的分支機構開戶。迄今為止,日本銀行界尚缺乏可以有效界定這些客戶的手段。
合并也給銀行帶來了整合員工的良機。但是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較,日本的員工編制并不寬松。它的銀行如果要實現成本的大幅節約,不僅要著眼于員工總數,更重要的是看員工的工資水平。日本銀行的平均工資相當于美國三大銀行(大通曼哈頓、美洲銀行和BankOne)平均工資水平的1.53倍。這一差距主要是由日本銀行業管理人員比例較高造成的。如果考慮到養老金和其他福利,上述比例可能會高達20%?上У氖,銀行合并并不能成為削減工資水平的理由。
從捆綁銷售上講,如果合并各方能夠成功地將原有產品捆綁銷售,那樣營業收入和利潤也會有所上升。美國的花旗集團和旅行者合并后,原旅行者得以借助原花旗銀行龐大的客戶資源,擴大其財險、壽險和經紀業務的市場占有率。但是,這在日本則行不通,日本銀行在長期的分業經營管制下,各大銀行的業務和金融產品幾乎完全重合。
對于合并效果的另一個評價指標是機會喪失成本。銀行間的結盟不能取代銀行的內部機構改革,否則將無助于效益的提升。當然,銀行界存在著“大者長存”的現象,政府出于銀行體系穩定的考慮,總是力爭保護大銀行。而銀行本身基于這一考慮,經常拖延有利于銀行業績提升的舉措,某些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像評價體系的建立、銀行的治理結構問題,還有手持股票的變現遲遲不能解決。
因此,從總體上看合并可能會給日本的銀行帶來一時之歡,但是未必會形成長期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合并引起的管理成本的飆升甚至可能超過銀行內部改革之所需。(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