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三十日電(記者趙健 趙海燕) 中國加入WTO及“十五”計劃啟動在即,香港工商界對未來前景的關注更加強烈。一個以“中國入世、十五計劃及香港工業前景”為主題的研討會今天在此間聚集了內地與香港的官員及專家,交流彼此的認知。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示+乃)看好香港未來的發展。他認為,在內地實施“十五”計劃和應對加入WTO的挑戰中,香港面臨機遇,仍舊可以有所作為。首先,在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市場運作規則和有效管理市場方面,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借鑒和引進;其次,加入WTO後內地將對外國的企業逐步實施國民待遇,給外商創造更加有序和更加寬松的投資環境,香港的工商界可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獲得發展;再次,香港可以在西部大開發中大有作為;最后,內地國有企業改革和開放證券市場為香港公司通過資本營運迅速發展提供機遇。
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署長羅智光也對香港未來的發展表示樂觀。他說,特區政府一直關心中國入世進程及帶來的挑戰,相信中國入世和“十五”計劃的實施將為香港帶來很多投資機會,創造好的營商環境。在內地投資的港商可以增加出口,還可以擴大內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帶動香港的出口貿易。他并表示,特區政府將在基建、商業環境、有關政策方面給予積極配合,共同促進香港經濟的發展。
此間業界人士多次強調,在過去二十多年中,香港一直是內地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橋梁,在引進國際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方面,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即將“入世”的今天,香港的工商、金融、航運、法律、會計界所扮演的角色將會更進一步,不但要積極參輿內地更加激烈的競爭,更要努力成為與內地攜手開拓國際市場、促進中外經濟合作的最佳伙伴。然而在這一角色提升過程中,香港的企業和人才面臨考驗。
羅智光言,要繼續保持香港的競爭力,首先要繼續鞏固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要發展高新技術和創新科技,要成為內地和世界其他貿易市場的伙伴,要加強香港作為溝通內地和國際市場橋梁的作用。
香港時運達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蘇永強說,雖然市場開放帶來無限商機,但港商必須加強設計,重視服務及產品質素,借用外資及其機制才能保持現時的優勢地位。
香港未來發展空間仍舊廣闊,正如北京宏觀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張燕生所言,中國入世可以讓香港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場,獲得更好發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