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惠投資損失6500萬美元
官司不斷的華爾街又爆新聞,11月20日,美國證券業的同業監管機構———證券交易商聯合會(NASD)對全美金融服務巨頭企業———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提起訴訟,指其下屬添惠·雷諾茲公司在1992—1993年間向投資者銷售基金和開拓市場時,沒有向投資者確切描述基金風險造成投資誤導,導致投資者出現了6500萬美元的損失,違反了聯合會的反欺詐、適宜性以及監督條例。
在聯合會提起的這份訴訟中,添惠公司負責銷售共同基金的總裁約翰·坎普,以及曾擔任添惠公司東北地區的地區經理、現為加利福尼亞州SanRafael經紀人的勞倫斯·索拉里均榜上有名。
聯合會的監管人員在指控中說,添惠公司當時曾向10.6萬名私人投資者出售近20億美元的基金股份,這些投資者大部分是已退休的老人以及保守的投資者,超過一半的基金由年齡在70歲以上的投資者認繳,其中90歲以上投資者也投入了2000萬美元。添惠所銷售的基金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承銷商為西部信托公司,這是一家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投資銀行,向添惠公司的客戶出售名為TCW/DW的2002年、2003年和2000年的到期基金。前兩種基金預計在10年后向投資者交還本金,第三種基金的還本時間為7年。在此過程中,基金還承諾向投資者支付高于政府債券的紅利。
基金并非
存單的代名詞
證券交易商聯合會指控添惠公司將保守的投資者以及存款客戶訂為其目標客戶,卻沒有向他們講明定期信托存在的巨大風險和潛在的不穩定性。聯合會副主席巴里·戈德史密斯說:“目前的問題是,這些長期投資在市場上向人們推廣時,聽起來更像是存款單的代名詞,它們被宣傳成安全的、存款單的純粹代替品,幾乎適用于任何人。”聯合會的監管人員指出,坎普負責向經紀人描述基金的風險,但他卻向信托公司提供一面之辭,大談基金的回報,而忽略了對風險的具體描述以及沒有向經紀人闡明投資的真正含義。
美國證券交易商聯合會的監管人員說,他們認為真正的問題并不是添惠公司用來宣傳基金的印刷精良的小冊子,而是他們的銷售方法,其投資策略就是要將保險的銀行存款的擁有者變成流動性強的債券基金的所有人。早在添惠公司正在出售這些基金時,美國證券交易商聯合會就曾經警告過其成員,不能以“銷售存款單的代替品和這些類型產品的流動性”作為投資宣傳。聯合會在指控中表示,添惠公司曾告知券商,將此基金宣傳為同儲蓄一樣安全,但卻比儲蓄的收益高得多,他們并沒有正確地告知投資者究竟風險有多大。這個在紐約證交所交易的基金曾承諾投資者在7—10年后返還給投資者本金,具體時間要看基金的業績,在返還本金的同時還將提供高于政府債券投資收益的回報。
為了實現他們的高收益承諾,信托公司將其資產的40%投入到名為inversefloaters的高風險衍生工具交易中,這種交易在低利率時運作效果較好,但在1993—1994年間利率水平高企,inversefloaters投資因之出現巨額虧損,資產減少30%以上,而且其市值縮水6億多美元,收益下跌1/3。這一損失迫使基金經理們不得不減少預期收益,游說近3萬名投資者在損失最大的時候賣掉基金,致使投資者出現總額達6500萬美元的損失。
摩根否認指控
對于證券交易商聯合會的指控,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予以否認。該公司近日發表聲明,“聯合會對我們公司的監管行為,以及兩位被列入調查的個人是沒有任何證據的!惫颈硎,對此指控非常失望,也感到非常震驚。公司指出,一系列指控已經解決了,而且定期信托2000、2002和2003已經賺回了失去的本金。添惠公司發言人布拉特·加利略說,每一種基金的凈資產已經接近10美元目標位。如果投資者在過去7、8年間一直保有這些股份,他們應該已經得到了穩定的收益,而且現在也能以當初的價格賣掉這些股份。
添惠公司在聲明中說,“基金的預期表現與招股書中闡明的投資目標相吻合!迸c此同時,被告方還特別指及,聯合會早在1996年提起的類似訴訟曾被紐約聯邦地方法院駁回了,法庭裁決基金的風險已經在其小冊子中描述清楚了。
難逃巨額罰款
這起訴訟將由美國證券交易商聯合會聽證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以及兩名證券業代表組成的陪審團作出最后裁決。戈德史密斯表示,證券交易商聯合會并沒有要求陪審團作出任何特殊的補救措施,預料陪審團會作出罰款、向受害者賠償以及對涉及的個人進行停職等處罰決定。
1997年收購添惠公司的摩根斯坦利公司此前已卷入多起訴訟。證券界人士認為,最新一起的訴訟表明,華爾街監管機構目前正加大監管力度,打擊在他們看來有爭議的證券銷售技巧。事實上,在此之前華爾街已有不少投資銀行為此付出了代價。1998年,現在的美洲銀行當時的國民銀行同意花錢消災,賠付680萬美元,但它并未承認或否定由聯合會和證監會提起的有關投資銀行誤導老年投資者購買其兩種風險基金的訴訟。而在更早前的幾年,PiperJaffray也是在承認或否認指控的前提下,支付112.5萬美元的罰金,以換取聯合會撤消對其提起的未向投資者闡明政府基金投資風險的訴訟。
最近這一次訴訟也表明在過去的10—20年的時間里,投資者對于基金的風險知之甚少。有時候這些基金為了達到高收益率,而冒了太大的風險,邁阿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總裁托馬斯·赫茲菲爾德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如此分析,他指出,最近不少投資者就因投資一些垃圾基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