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11月20日 11:55 中國青年報
浙江省的民間投資環境一直比較寬松,今年前3個季度就投了約500個億。盡管增幅遠高于國內同期平均值,預期也被繼續看好,但該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劉亭仍然認為:“地方上雖對推進民間投資不等不靠,敢闖敢冒,但這么一件大事,國家還是要有一把‘尚方寶劍’,盡快出臺可操作性措施。” 劉先生所言極是。近日,浙江省有關部門經調研測算,全省民間資本的“盤子”已達5000億元,其中有3500億元因體制性障礙———缺乏市場準入通道而不得不滯留銀行。雖然這個省9個月時間500億元的民間投資,足以讓許多省份的“當家人”嫉妒與羨慕,而深入看,更大量的民間資本仍徘徊于市場之外。如此反差說明,要想真正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市場,憑一省之“規”,還遠不能解決問題。 相對于若干年來部分國有資產法人的盲目投資,民間的投資人可不是“省油的燈”。決定民間投資行為的前置條件:一看收益預期;二看資金的安全性。基于眼下的市場供求關系、結構調整、體制轉型等綜合因素,投資人對短期內不一定盈利大都有心理準備,但對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資時所做的種種承諾到時能不能兌現、在多大程度上兌現,則往往心存疑慮。這樣的疑慮,幾乎成為民間投資人的一塊普遍“心病”。 舉個例子,最近結束的“京港洽談會”,北京市推出總額達500億元的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結果,除了“地鐵四號線”與港資達成合作意向外,沒有其他的“收獲”。面對“冷遇”,北京市的官員抱怨:“為鼓勵投資,政府作了很大的讓步,優惠可以說前所未有。”這話一點沒錯,可毛病也許恰恰出在這里。 在“計劃”年代,政府是天然的局部利益沖突的停調人。那會兒,一紙“紅頭文件”甚至領導人一個電話,就可保證“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如今是市場經濟年代,政府不再是市場的主體。當市場主體之間出現利益沖突時,再用行政調控顯然是力所不及的。此時,法律、法規才是利益沖突各方的主要“調停人”。仍以北京的“冷遇”為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大、回收期長,僅憑優惠政策來樹立民間投資人的心理預期是不夠的,因為與法律、法規所具有的剛性相比較,政策的“彈性”———可變性是顯而易見的。以往那種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的“人存政通、人走政息”的現象,誰能保證不再重演? 北京出現的“冷遇”,還在于它的普遍性。今年以來,在浙江省,不但國企可為民間資本收購,國有大飯店、國有公益基礎設施也允許民間資本買斷產權或經營權,可除了有選擇地收購國企之外,民間投資人仍持觀望態度。 討論經濟現象,數字往往比理論更直觀。到今年底,國內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已連續3年,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3600億元。這個數字不算小,可拿浙江3500億元的“休眠資本”與之對比,兩者才差100個億。 這兩個數字也說明,要啟動投資,光憑政府單兵突進難有大的作為,惟有改革現有投融資體制才是出路。眼下最迫切的是,制訂保護民間投資安全的可操作性法規,再輔之以開放市場準入的目錄表和時間表,不信民間資本不“下海”。(魯寧)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