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11月13日 09:58 國際金融報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當發展中國家紛紛熱衷于制定趕超發展戰略,把著眼點定在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而且程度不同地把產業發展重點定為前端產業時,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適時潑了一點冷水:注重比較優勢,不要盲從。 11月12日在上海舉辦的2000年經濟全球化論壇上,林毅夫教授在分析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時指出,各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是東南亞發生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而香港、臺灣,新加坡之所以在這場危機中只受到輕微影響,在于這三個經濟體較好地遵循了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風險的比較優勢戰略。他由此提出,中國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時也應注意遵循比較優勢原則。 林教授說,前端產業往往是資本密集型和高風險行業,而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都屬于資金相對稀缺的國家,由于自有金融資本的積累一般需要很長的時期,因此發展中國家要發展前端產業必然要過多依賴外資,這在全球金融市場存在極大內在不穩定性背景下,風險是很大的,一有風吹草動,外來資本就有可能抽逃,從而使整個經濟陷入困境。 林教授說,經濟的競爭力靠成本,誰能把成本降得最低,誰就有競爭力。要降低成本的話,就要有比較資源優勢。那我們現在的資源優勢是勞動力相對多,相對便宜因此應定位于發展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產業。這并不是說不能發展新經濟,新經濟既有資本密集的,也有勞動密集的。比如IT產業,是資本密集的;生產芯片,是資本密集的。但某些區段是勞動密集的,如芯片生產后的組裝,就是勞動密集型。如果經濟發展遵循比較優勢原則,我們各個產業都可以發展,但各個產業必須選準區段,這個區段所用的是勞動密集型。如果利用好了我們的優勢,我們就可以避免金融市場可能發生的風險、少走彎路,發展得快一些。(記者 蘇利平)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