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10月11日 14:21 激動網
激動網訊 據成都商報報道,在今年四五月的時候,成都的空調市場著實熱鬧了一陣子,在降價之聲不絕于耳之時,價格大戰似乎已是“板上釘釘”。然而,隨著秋風送爽,空調傳統銷售旺季結束,事實證明,由于空調主力品牌,諸如海爾、格力等高掛“免戰牌”堅守不出,空調真正意義的價格大戰并未如期而至。9月底,正當大多數空調廠商已收刀撿褂,盤算今年有多大“賺頭”之時,格蘭仕、樂華卻半路殺出,據悉,格蘭仕空調現在已經下線,將空調價格打掉一半的“豪言壯語”有望變成現實,后者在4款空調6折價格入市后,宣稱10月中旬、11月、12月在價格上還有大動作。一時間,空調價格大戰似乎又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從今天起至明年春節初一的這106天中,空調市場似乎已經殺機暗藏。 ▲價格戰元旦后打響 “價格戰在元旦后打響。”樂華空調銷售公司總經理梁偉是持這種觀點的人士之一。 據梁總稱,空調目前國內的普及率僅20%左右,遠不及彩電、VCD、冰箱等,但它對于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所起的作用,卻并不亞于這些產品。今年七八月份高溫天氣,引發的一場空調搶購熱潮就是一個明證。但為什么人們非得熱得受不了了才想起買空調呢?除有人考慮使用成本外,價格還沒有達到人們的心理接受點是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做空調生意,其實就和‘買期貨’相差無幾。”由于空調淡、旺季分明,通常是淡季價格低,旺季價格高。廠家現在正在動員商家淡季打款,以吸引淡季資金,對“降價”肯定是只字不提。而隨著高價位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漸趨減少,加之又有自詡為“價格殺手”的新品牌加盟,明年的空調市場定然有一番更為血腥的搏殺。廠家為搶奪先機,極有可能選擇在元旦后發動價格攻勢。 ▲聯手拿“上游”開刀 “縱觀工業生產的全過程,空調生產廠家仍舊充當的不過是一個‘中游’的角色。要讓空調把價格降下來,原材料加工、組裝等‘上游’環節也必須出‘血’。”一從事空調生產多年的資深人士如是說。 該人士就此稱,空調價格現在給人的感覺“居高不下”,而主要原因是空調產業上、中、下游利益分配不平衡造成的。空調生產的原材料不過就是鋁錠、塑料顆粒、銅管等,一臺空調,三四十千克的材料成本不過幾百元。而人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卻是,一臺空調要數千元才能買到。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截留了高額利潤,導致空調價格無法大幅下挫。 而上、中、下游又有許多共同的利益,下游產品賣不出去,價值無法體現,長此以往,上、中游的利益同樣受損。在彩電市場就曾上演過8大彩管生產企業聯手停產保價的一幕。此前,空調生產企業已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流通成本,讓空調價格降低了不少。但要使空調價格“平民化”,空調生產廠家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聯手向原材料加工、組裝等上游環節“施壓”,讓他們也出點“血”,共同來把空調這塊“蛋糕”做大。 ▲再降價等于自殺 “空調再降價無異于自殺。”多數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態度鮮明。 一業內人士說,一部手機巴掌大小,要說材料成本不過幾十元。但它何以能賣到數千甚至上萬元呢?原因就在于它的研發成本和科技含量。就空調而言也是如此,每一個生產環節要正常運轉都要說“錢”,如光是添一副新的模具就要花幾百萬元。這還只是生產成本,除此之外,還有運輸、銷售網絡建設等流通成本。因而,單是通過原材料成本來評說空調的價格是不全面、不科學的。空調經過幾年慘烈的競爭,利潤空間已經不大,前幾年曾在空調市場風光一陣的一些品牌現在已不復存在便是一個例子。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流通成本的降低,空調價格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下調,因此,明年也有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但這并非“價格大戰”。不排除多數品牌會針對低消費者生產功能精減的特價機,也有品牌會利用“甩賣”庫存機大肆炒作,但空調價格全面崩潰的可能性應該不會太大。(本報記者鄭華)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本網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網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