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首要的目標是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早日實現現代化。特別是在國際上技術加速進步的今天,假定一個國家不能充分利用國際上這一有利形勢的話,與國際的差距就會擴大。當前對各國經濟發展來講,兩個問題是最要緊的:一是從哪里取得資本,即融資渠道,這是一切發展中國家都必須解決的問題;二是從哪里引進技術和使自己的技術水平能夠跟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問題。
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要適應全球化的趨勢,必須積極利用國際充裕的資本,利用國際的先進技術國際的先進管理模式,這是非常必要的,中國同樣也不例外。對我們來說,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一次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這對我們也是一個挑戰。
從總體上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對我們的最大挑戰,首先是人才的流失。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根據跨國公司的戰略,假定銀行、保險公司大企業進到中國市場以后,它不會從本國派那么多人來,頂多只派少數幾個頭頭來,它要實行的是雇員本地化戰略,因為從國外派人來,工資水平要高很多,在本地招聘,只要給你的工資比當地水平高很多就能招到人了。同時,國外來的人要在短期內熟悉本地情況不容易,如果就地招人的話,很多還是業務骨干,可以很快熟悉本地情況,而且會帶來一些客戶。再者,根據跨國公司的戰略,對手的削弱就是本身實力的加強。當跨國公司把人挖到它那里以后,你的力量弱了,它的力量就強了。所以,人才流失問題將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
第二個挑戰是就業的壓力。因為在外資外國商品進來以后,有的商品就要降價,農產品就要遇到外國糧食外國奶制品外國水果外國肉制品的競爭,價格也會下降。這樣,一部分國內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經不起這個沖擊,人員會分流出來,城鎮的失業率將會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農民的收入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收入下降了,農村中會分流更多的人出來,因此就業的壓力將增大。
第三個重大挑戰是企業競爭力削弱以后將會影響到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我們有些賺錢的企業到那時就會不賺錢,有些賠本的企業就可能垮掉。這種情況,對我們國內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這一挑戰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該不該加快全球化的進程呢?該不該早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應該說加入世貿組織完全是必要的。
盡管有上述這些挑戰,從中長期看當然是利大于弊,這是大家都承認的。因為我們可以吸收國際的資本技術等等,我們可以擴大出口,但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考慮,仍然太窄了。我們從下面兩個方面來看進一步開放以適應全球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
第一,只有開放才能促改革。中國從來都是以開放促改革的。為什么呢?改革可能有假,比如說,幾個公司一合并,換個招牌,表面上叫改革,但這是假改革。改革可以糊弄人,而開放是不能糊弄人的。開放是要由外國人來作評價,只能搞真開放。所以說,只有開放,逼國有企業改革,不能搞假改革,必須搞真改革。這樣的話,企業改革就能真正往前進。這一點在兵法上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假定中國的企業不經過這一關的話,老這么混下去,這也叫改革,那也叫改革,拖不久以后就會全部垮掉。所以第一點是開放促改革,這個改革必須來真的。
第二,不改革而開放會帶來問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亞洲金融風暴對東南亞的影響。東南亞國家受了金融深化理論等等的影響,這方面的確是開放了,但它原有的體制沒有改,舊的金融體制沒有變,官商結合的體制沒有改掉,結果那些國家陷入金融危機。這說明不改革就容易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只有改革以后才能增強抵抗力。所以,我們必須把改革開放兩者結合起來。對我們來說,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厲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