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盟終于在雙方醞釀已久的貿易大戰開戰前一天達成臨時性協議,把歐洲啟動對美商品進行懲罰性課稅的日期,從10月1日推遲到11月美國大選投票之后。
美歐此次貿易爭執,起源于歐洲國家抱怨美國為其跨國公司提供了法律漏洞,使這些公司在向歐洲出口產品時進行著不公平競爭。多年來,美國的跨國公司,只要和其在國外的子公司通幾個傳真,發幾份商業文件,就可堂而皇之地少支付15%至30收益稅。
根據美國法律,總部在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和歐洲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后,母公司可從自己在美國的工廠向歐洲直接發貨,與此同時,母公司只要發幾份傳真,把這批貨物“書面銷售”給自己設在海外的避稅子公司,這一避稅子公司再通過“書面銷售”方式,把這批貨“賣”給相關的歐洲客戶,讓歐洲客戶把貨款付給海外避稅子公司,美國跨國公司的這一子公司要么向母公司交納一定的手續費,或者分文不收把這筆貨款轉匯母公司。其中的奧秘是,算在海外公司頭上的這筆買賣,根據美國法律可以比在美國的母公司少交32%的企業盈利稅,而海外公司和母公司的任何分紅,都不用向美國政府交任何稅。以波音公司[微博]為例,1998年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少向美國政府交納1億3千萬美元的收益稅,相當于波音公司全年盈利的12%。歐洲國家指責這種行為是政府的變相補貼,從而形成了不公平競爭。
美國跨國公司的這種行為,早已引起歐洲國家的嚴重不滿,歐盟于去年在世界貿易組織把美國推上了被告席。世界貿易組織就此作出裁決,要求美國在2000年10月1日前必須從法律上作出調整,否則,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章程原則,歐洲有權對美國的40億美元的出口商品,課以100%的懲罰稅。如果歐美真的大動干戈,此次貿易摩擦將可能成為國際貿易史上最大的一場無煙戰爭。
歐洲國家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裁決,大大出乎美國政府和商界的預料。裁決之后,美國政府、國會、商界匆忙動手尋找修補措施,經過相關利益團體的秘密磋商,終于于7月27日在美國眾院通過了一項議案。根據這一議案,美國公司純粹為了避稅在海外設立的數百家海外子公司將被迫關閉,但美國政府卻將為這類公司5年增加減稅額15億美元,理由是抵銷歐洲出口商從自己的政府長期獲得出口產品附加值回扣。
不出眾多分析家所料,這一議案9月份就遭到歐盟的拒絕,但美國方面對歐洲的態度仍很強硬。美國政府首先抱怨歐盟違反了1981年歐美達成的口頭君子協議,即雙方不就對方的稅收制度向貿易法庭進行起訴,美國指責歐洲國家自從1976年以來就不斷在國際貿易法庭對美進行投訴。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甚至威脅歐洲說:“如果歐盟要把美歐關系往懸崖下推,那是他們的事,我們不會坐以待斃,美國手上也有可以投訴歐洲的貿易實例,有的涉及稅收,有的涉及其它問題!
盡管美國政府態度強硬,但美國國內的貿易自由派,卻一再要求避免與歐洲繼續僵持下去,他們認為,美國政府應與歐洲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尋找真正解決問題的途徑,而利用出口補貼打貿易戰,最終受損的只能是消費者和納稅人。同樣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總統大選正處于最激烈的階段,美國的看守政府和歐盟都不希望這場貿易大戰真打起來,暫緩對美商品懲罰性課稅的啟動日期,有利于雙方貿易爭執的最終解決。
正是出于這些原因,歐盟同意把懲罰性課稅的啟動日期推遲到11月10日之后,美國和歐盟并于9月30日同意,立即要求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仲裁機構暫時停止評估制裁標準的工作,等待另一個專家小組對美國的最后裁定結果,而這一專家小組的結果最早要在9個月之后才能得出,這樣,即使貿易大戰要真正打響,起碼也是2001年年中的事了。
美國的貿易談判代表9月30日發表書面聲明稱:“美國和歐盟今天的行為說明,雙方都愿避免大西洋兩岸的貿易緊張形勢繼續升級,都愿負責任地處理這一世貿組織的貿易爭執!贝说赜匈Q易專家分析,盡管美歐此輪貿易爭執搞得劍拔弩張,但雙方都有避免兩敗俱傷局面的強烈愿望,最終雙方會達成妥協。但由于歸根結底是歐洲有求于美國的多,妥協方案仍會向美國的利益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