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9月14日 08:04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上市公司作為證券市場的基石,其規范運作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和證券市場的穩定運行。近年來,隨著《公司法》、《證券法》和中國證監會有關法規的出臺,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一些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與控股股東在財產、財務、人員方面沒有實現完全分開;二是公司章程內容不結合公司實際,部分條款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三是“三會一層”的法人治理結構有違規違章行為;四是募集資金使用達不到承諾的效果,投向變動過大;五是信息披露不夠及時、完整、準確;六是部分會計處理不正確,財務指標不真實;七是惡意炒作本公司股票,單獨或聯手操縱股票價格等。 原因 應該說,上市公司運作不規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公司內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環境的影響;有歷史形成的弊端,也有新舊體制交替中出現的新問題;有認識方面的問題,也有政策法規不完善、監管力度達不到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是思想認識有偏差,體制改革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到家。這其中體制原因是更具決定性的,思想認識和監管力度都受著體制的制約。 (一)從指導思想上來說,有關各方對發展證券市場的目的和公司上市存在認識偏差。 首先,從總體指導思想來說,我國建立和發展證券市場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本資源。但是,多年來有一種指導思想,證券市場為國有企業服務。近年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這類認識和做法的弊端是明顯的。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改制而成的,民營或外資控股的企業直接發行股票上市的,少之又少。這一方面體現了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中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證券市場過分向國有企業傾斜的結果。一些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暗淡的國有企業被推上了能夠直接融資的證券市場,但是,單純上市“圈錢”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時間一長企業又回到了從前的境地。 其次,有些地方推動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募集資金,并把圈錢視為政績,圈錢越多政績越大。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地方縱容甚至幫助企業過度包裝乃至偽裝上市,致使企業尚未上市,不規范的禍根已深深扎下。企業上市后,一些地方依然將其作為圈錢機器,有的甚至專門成立“配股領導小組”,像管理國有企業一樣,直接干預上市公司的運營。 再次,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尤其是公司的董事長,對《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知之甚少,把公司章程視為公司擺設,往往是一經通過,便束之高閣。有法不懂、有規不知、有章不循的事一再發生。 (二)從制度和體制上來說,上市公司大多脫胎于國有或集體企業,舊體制的弊端沉積較深,新體制的建立進展遲緩。 第一,法人治理結構在人員組成上先天不足。國有或集體企業多是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一個人說了算”的情況比較普遍。由其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董事長多數仍由原來的廠長(經理)擔任,習慣于既管決策,又負責經營。即使是董事長與總經理分設,董事長也經常是越俎代庖,直接指揮經營,總經理變成了副手。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也多是由其原來的副職或助手來擔任。法人治理結構的成員,由原來的上下級關系轉變為現在的相互制衡關系,其難度可想而知。加上公司董事長還兼任原來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好惡,利用法定程序解除公司任何高級管理人員的職務,董事長事實上踞有“家長”地位。更有甚者,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或者是公司與控股股東的董事長干脆由父子或夫妻分別擔任,被稱為“父子店”或“夫妻店”。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父子店”或“夫妻店”發生在公有經濟占絕對控股地位的公司,并非是私人控股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往往流于形式,發揮不了制衡作用,也就難以達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所要求的權責明確,管理科學。 第二,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和干部管理體制改革不到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資本所有者的職能分別由不同的政府機構行使。由于所有者的統一權能被不同的行政機構所分割,實際上被架空。出現了“所有者缺位”和“內部人控制失控”的現象。這種情況至今沒有得到實際性改變。 在對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管理上,至今沿用由組織部門負責推薦和考察的做法。由于這種推薦和考察常常是決定性的,《公司法》規定的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產生程序變成了純粹的形式和過場。有的公司董事、監事、經理任期屆滿未及時換屆,原因便是等待組織部門對有關人員的考察。 第三,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嚴重失衡。據不完全統計,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公司總股本51%的上市公司,占總數的近一半;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數量是第二大股東的5倍以上。由于大股東的超級霸主地位,股東大會大多是擺擺樣子,走走過場,挫傷了中小股東參加股東大會的積極性,致使股東大會變成大股東會的現象較為普遍。股權過分集中,加上所有者不到位,則很難避免大股東干預上市公司日常決策或“內部人控制”等不規范的現象。 第四,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勵和約束高級管理人員的機制。除了少數公司外,多數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執行的仍然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資制度。《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中關于股東大會決定董事和監事的報酬、董事會決定經理的報酬的規定,在多數公司沒有得到有效執行。部分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年薪不到1萬元人民幣,存在著報酬與貢獻不對稱的情況。同時,高級管理人員出現的決策失誤、經營不善等問題,也受不到相應的處罰。股東大會對董事、監事,董事會對經理的工作成果缺少明確的考核辦法和考核指標,也就談不上有行之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手段。參加董事會、監事會的董事、監事不能發表獨立的見解,人云亦云。議案表決,幾乎全是100%贊成票通過。一些公司的董事會前幾天全票通過的議案,幾天后又全票將其否決。所謂審議、表決,根本談不上,走過場而已,“唯董事長馬首是瞻”才是真。 (三)從對上市公司的監管上說,盡管近年來已得到很大改進,但仍感不足,對其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還有加大力度的必要。 一是法律法規缺乏操作性。如,《公司法》規定了董事會、監事會的職責,卻沒有規定董事、監事的具體責任。現行的法規對董事、監事的約束是一種軟約束,缺乏應有的可操作性和必要的警戒性。致使法人治理結構成員違規行為時有發生,其地位卻沒有絲毫動搖。 二是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不足。對上市公司炒作本公司股票的處罰,不過是罰款、警告、或有關人員被宣布為證券市場禁入者。這樣處罰由于過于寬容,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 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可采取以下對策: (一)各有關方轉變觀念,端正發展證券市場的指導思想。應該始終把通過證券市場來配置資本資源作為發展證券市場的根本目的。有關證券市場的一切舉措,都要以有利于實現這一目的為前提,而不能讓一些短期考慮或局部利益的追求歪曲證券市場發展的正確方向。盡快修改《公司法》,取消關于國有企業的“特別待遇”條款,為各種所有制企業提供平等的融資環境,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二)改革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和企業干部管理體制。 盡快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公有資本“所有者缺位”和“公司內部人控制失控”的問題。對國有或集體資本控股的公司,組織部門應該把董事的提名權還給持股人,把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任免權名符其實地還給公司董事會。從根本上割斷上級部門、組織直接干預公司行政事務的渠道,為公司規范運作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 (三)降低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優化公司股權結構。 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調整步伐,把“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思想落到實處。一是積極推進國有股減持計劃,采取包括已有的減持配售試點在內的多種方法,多渠道推動國有股減持,有效改變“一股獨大”,甚至“一股獨霸”的不良局面。二是加大公股流通研究和試驗的力度,盡快解決流通雙軌制和股價雙軌制的問題。三是盡快在新上市公司取消“兩個雙軌制”,改變老的遺留問題遲遲不能解決,新的遺留問題又不斷增加,越來越積重難返的局面。四是要求企業在上市前改制時引進戰略投資者,改變目前通行的“一個西瓜,四粒芝麻”便成為5個股東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從而消除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原始基礎。 (四)盡快研究制定保護少數股東權利的法律制度。 我國《公司法》對股東權利和義務的規定采取了“資本多數決”的原則。體現了股權平等的基本原則,強化了大股東的地位和責任。但在這一原則支配下,小股東往往受到不公平對待,其利益常常受到漠視和侵犯。對此,可借鑒境外立法經驗,通過修訂法律增設保護小股東權利和限制大股東行權條款。如可設立累計投票制法律條款,即在公司選舉董事時,有投票權的股東所有的每一股份擁有與候選總人數相等的投票權。股東既可以把投票權分散投向數人,也可集中投向1人,以此強化對小股東投票權的保護。與此同時,設立限制控股股東表決權條款,可設想持股超過35%的股東其超出股份按一定比例折算表決權。再如,在大股肆意侵害公司利益的情況下,應明確限制其提案權和表決權。 (五)優化董事會、監事會的人員構成,強化董事、監事的責任。 一是盡快設立外部董事、監事和獨立董事、監事制度,以削弱其“內部人控制”行為。二是以法規形式明確董事的誠信義務,對董事是否盡了誠信的認定,以及未盡責任的董事如何處理作出具體界定。三是設立派生訴訟法律條款。當公司權益受到大股東、董事、經理的不法侵害時,讓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這些措施,最大限度的限制“內部人控制”行為。 (六)建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 一是堅決執行《公司法》規定的由股東大會確定董事與監事的報酬、董事會確定經理的報酬的法定程序,停止簡單地用計劃體制下的工資制度對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進行套改的做法;二是上市公司要建立一套明確有效的考核辦法,使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能夠與其履行職責的情況及公司的經營業績相聯系;三是積極而穩妥地推行股票期權制度試點,鼓勵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的長遠利益出發,以減少經營者的短期行為。 (七)下較大功夫培訓和考核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公司運作不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缺乏依法運作的觀念所致,尤其一些擁有最高權力的董事長,既不懂運作規則,而又“一言九鼎”,別人無奈他何。應首先普遍培訓董事長,爾后培訓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在此基礎上,建立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取得資格證書者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新上市公司從改制時就實行資格認證制度。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本網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網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