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9月01日 10:05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編者按:本報8月10日刊發了《增發新股漸成再融資主渠道》一文,對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的新趨勢作了報道。近日來,上市公司增發新股勢頭似乎更加高漲,幾乎每天都有公司宣布擬增發。不過,當增發從“試點”迅速演變成為大面積的熱潮時,你是否意識到了融資方式的變革可能帶來的深層影響?是否注意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隱患?而作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再融資渠道,增發方式及其相關制度的完善,需要盡快引起市場各方的重視。 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的積極性正空前高漲。今年以來,已實施和擬增發新股的公司已超過50家,尤其是近半個月來,就有近20家公司宣布擬增發A股。增發,真是人人爭搶的“免費大餐”嗎? 從擬增發的公司名單來看,今年以來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對增發新股公司的限制正趨于淡化,并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選擇標準。幾個月前頒布的《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暫行辦法》曾圈出一個限制范圍,但這顯然只是一個原則性的規定。比如其中一條“具有核心技術能力、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優勢、未來發展有潛力”,判斷起來就有相當大的靈活性。而在近來宣布增發的公司中,既有長期籌資困難的B股公司,也有1998年才上市并拿到了大量資金的公司;既有高科技高成長代表企業,也有傳統行業的公司。這是否意味著:增發,正在向更多的公司敞開大門? 更為突出的變化是,增發使上市公司在籌資額上獲得了相當大的自由度。一方面,增發打破了類似配股“10配3”的人為限制,另一方面,可采用市場化定價,市價折扣率低。“量”、“價”齊升,籌資額與配股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統計顯示,去年來實施市場化增發的公司,平均一次籌資額高達9.3億元。 增發條件越來越寬松,籌資額更是迭創“天量”,甚至于有人感嘆:錢怎么來得這么容易?一時之間,增發似乎成了人人都可望得而嘗之而又豐盛無比的“資本大餐”,引得上市公司紛紛打增發的主意。較之計劃色彩濃厚的配股,這種“容易”當然更多地體現了市場化原則。然而,市場化原則不僅意味著要打破各種人為的限制,更意味著應加強市場本身的約束力。這些“大餐”,不應該是“免費”的。 比如,增發對上市公司的歷史業績沒有作太多要求,只是要求在增發之后凈資產收益率應高于銀行利率或10%。但這是一個“軟約束”,將來如果沒能達到這個要求,又將怎樣?“軟約束”如何才能“硬”起來? 我們注意到,有的上市公司通過一次增發拿到的資金,比其歷史上多次籌資的總和還多。一次性拿到大量資金,本身就是對上市公司資金運用能力的巨大挑戰,因為資產、股本在瞬間完成了急劇擴張,而效益的產生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更何況,從多年來配股實施的情況來看,國內上市公司的資金“饑渴”有一定的普遍性,增發的自由度,可能誘發“圈錢”沖動。在某些公司一味貪多的心態下,可能出現籌資規模失控的局面。項目是不是經過充分論證?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么多資金?若非如此,我們看到的恐怕又是募資項目頻頻改向,或是大量資金躺在銀行睡覺,甚至資金被無理占用。事實上這樣的風險在配股時期一直存在,但增發給出了很大的自主權,這個矛盾也許會更現實地凸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講,市場面臨的潛在風險可能比以往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化增發在今年才開始普遍采用,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拿到巨額資金,到底效果怎樣、對市場影響如何,眼下暫時還未顯現。雖然,增發方式的優越性十分明顯,成為再融資主流的趨勢不可扭轉,但當前的問題是,還必須加快建立約束機制,謹防某些上市公司把增發新股當作“免費的大餐”。上海證券報 朗朗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本網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網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