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sina.com.cn
新浪首頁 | 免費郵件 | 用戶注冊 | 網站地圖

財經縱橫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觀點分析 > 宏觀 > 正文

您還可以通過
新浪點點通軟件
摩托羅拉6188手機
愛立信R320sc手機
西門子3518i手機
瀏覽新浪網新聞


觀點分析:新經濟的十項具體指標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8月06日 09:37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時至今日,“新經濟”已成家喻戶曉的名詞,許多國家也都將它作為一項經濟發展策略載入政綱。但究竟何謂“新經濟”,估計沒有多少人能準確地回答出來。最近,美國發展策略研究所(PPI)制定出十項具體指標,對于說明這個抽象的概念頗有助益。

  總的來說,“新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而且必須由蘊含在產品及服務中的創新思想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水準。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滿足以下十項指標,就證明它正在發展新經濟:

  一、提供服務的白領人士增加

  對于新經濟,制造及服務業都將日益趨向彈性化。生產力的提高不再表現在產品的生產上,而是表現在創造資訊及提供服務上,而這些工作都是在辦公室內完成的。舉例來說,美國目前80%的就業人士所從事的工作,不是制造產品,而是傳輸產品和提供服務。

  二、高工資、高技能的工作職位增加;而低工資、低技能的工作相應減少。

  以知識為基礎的工作職位,需要更高的教育水準或是更多的在職培訓。此類工作職位所占的比率呈上升趨勢,也是新經濟的一大特色。1960年,全美的電腦程序員不到5000人,而現在卻高達130萬名。同時,在美國從事管理等專業性工作占工作職位總數的比率也大幅度上升。

  三、貿易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提高

  貿易代表著不同國家間產品及服務的流動,貿易額不斷增加則意味著國與國間在產品、服務上的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下,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將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貿易量的增加,也被視為新經濟的一個指標。

  四、外國直接投資量增加

  外國的投資,過去主要是為了打入當地市場,而現在則轉變為尋求技術或是創意。途徑主要是控制當地公司的股權,或是成為當地新公司的投資者。美國是當今在國外投資金額最大的國家,流入美國的投資金額也相當大。據統計,美國投資流入與流出的總和比德國高出32%,更比日本高出一倍。

  五、快速成長的新興企業不斷出現

  一個經濟體系能夠容納多少快速成長的新興企業,意味著該經濟體系容納創新的能力。快速成長的新興企業,通常規模都較小,但卻創造了大量的就會機會。美國在1993-1996年間增加的就業機會中,就有七成是由這類小而快的企業創造的。

  六、商業競爭更加激烈

  商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因素很多,新技術的普及和創新是關鍵因素。只有掌握新技術或是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才能更快地進入市場。

  七、“既合作又競爭”是企業經營的新形態

  以往的企業競爭是“你死我活”式的,而在新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關系開始趨向既合作又競爭。即便是那些互為競爭對手的公司也常常會為了某種目的結為戰略聯盟。

  八、經濟波動大

  以往經濟增長的特點是遲緩而穩定,但新經濟的成長卻是快速不安的,原因在于,一家新企業如果更有創意、更有效率,就很容易取代舊的領先者的地位,這種現象導致新經濟出現不穩定的現象。

  九、消費者選擇呈爆炸性增長

  新經濟強調創新,因此制造商的產品生產較以往更具彈性,只有保持彈性的公司才更容易在競爭市場找到自己的定位,消費者的選擇也大幅度增加。1989年,美國一年增加了8萬多個商品品牌,到了1995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8萬個。

  十、創新速度加快

  新經濟時代不只比“誰能創新”,還要比“誰能更快地創新”,最快創新的就可以占據市場。尤其是資訊科技業,第一個擁有創新技術者,也往往是該市場的成功者。

  1990年,美國一家公司一項新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過程平均需要35.5個月,而到了1995年,這個過程就縮短到平均23個月。今天,惠普公司有77%的收入來自于壽命不超過兩年的產品。


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相關報道
香港金融界人士看好新經濟及國企股 (2000/08/06 08:26)
“新經濟企業并購免費顧問日”活動推出 (2000/08/04 15:13)
新經濟與國企改革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關系 (2000/08/04 11:46)
中國“舊經濟”會打敗“新經濟”? (2000/08/03 11:51)
評論:讓我們用唾沫淹死新經濟! (2000/08/03 10:15)
美商務部:電子商務對新經濟貢獻并不大 (2000/08/02 16:16)
新經濟詮釋之三:新價值 新規則 (2000/07/28 15:40)
 新浪推薦
八一建軍節專輯
新浪奧運專題網站
趣味心理測試
2000高考專欄
馬明宇無緣意甲
滬深股市2000年中報
網上學電腦學上網
新浪網勤工儉學信息留言版


新聞查詢幫助及往日新聞

財經頻道主編信箱
電話:010-62630930--3380 歡迎批評指正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本網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網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