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7月27日 11:18 山東神光 安徽國投兼神光研究員 趙志剛 說明:本研究報告分六大部分,結構為: 第一部分 行業分析 第二部分 經營分析 1、 業務分析 2、 財務分析 第三部分 股本結構分析 第四部分 二級市場分析 第五部分 重組方案分析 第六部分 結論 第一部分 行業分析 0014、0008與0503當前所處的行業準確地說是電子通訊業,時髦一點地說也就是IT產業。不過三公司中,比較而言與這一行業聯系最為緊密的還是0014與0503。因此要對上述三公司做系統研究,其所處的行業背景分析就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電子通訊業目前可以粗略地劃分為五大類:1、互聯網網站建設和服務(如雅虎、搜狐);2、電子通訊技術服務和軟件開發(如微軟、東大阿派);3、電子通訊運營服務和基站建設(如:AT&T、中國電信);4、電子商務(如亞馬遜、8848);5、電子通訊硬件設備供應(如因特爾、有研硅股)。0014屬于第五類,0008兼跨第二、第五類,0503涉及第一、第二類。但這當中有一點不同的是,0014原本就是該行業的上市公司,而0008和0503都是后來為之,且后二者的主業不完全是電子通訊。這一點的不同意味著對0014的購并重組比0008和0503要省力省事省錢省時得多。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新經濟時代,以互聯網和無線通訊為代表的信息傳播技術象肇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的發明一樣,開創了新時代的新篇章,它不僅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也引起了電子通訊業本身的嬗變。 一、傳統電訊業:上下求索謀出路 最近,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股價從年初的60多美元直線下跌至33美元左右,跌幅達43%,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作為電信業的老大,在過去的的年頭,享受絕對壟斷的權力和資源,沒有任何“顧客至上”的觀念。在民眾反壟斷的呼聲下,壟斷的特權被法院支解,電報電話公司也就出現了發展上的危機。所幸,公司的決策層已經意識到,光靠電信業已經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尋求轉型是企業起死回生的必由之路。由于美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及互聯網電話的興起,奪走了傳統電信公司的許多客源,電報電話公司不得不跟進發展網上業務,但是過于煩瑣的網絡平臺,使得訪問人次日薄西山,公司進軍網絡的歷程也就步履維艱。為了回避地方上的障礙,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又轉而在收購兼并方面大做文章,先后收購了電視通訊公司、第一媒體公司,從而一舉成為超過時代華納的最大有線電視公司。公司打出的購并牌意圖在于拋開地方電話公司的關卡,實現有線線路“三網合一”的功能。不過,由于政府的干預和改造工程耗資巨大以及耗時較長,其成敗功過還難以確定,這對投資者的信心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然而,AT&T公司的轉型無疑給世界其他國家的電訊業以有益的啟示,中國電信業就有意于發展“三網合一”工程,而且這也可能是電子通訊業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 二、新興半導體通訊業:日出江花紅勝火雖然傳統電訊業的發展步履維艱,然而新興的網絡、無線通訊以及與之相關的行業卻是另一番景象。通訊半導體公司Broadcom Corp.(BRCM),宣布以4億4,400萬美元并購藍芽技術晶片制造商Innovent Systems Inc.。Broadcom的執行長Henry Nicholas表示,這次并購是Broadcom最重要的一次并購行動,也帶領Broadcom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無獨有偶,加拿大半導體與通訊系統開發商Mitel Corp.(MLT.TO)亦宣布,以2億200萬美元的股票并購網路晶片開發供應商Vertex Networks Inc.,加速網際網路市場的拓展.據披露,Mitel以1,100萬股并購Vertex的行動,將使Mitel在2001年會計年度利潤大增。 其實,并不只是并購題材導致了股價的飚升。除此之外,半導體類股票的大漲還有其更深刻的內在原因。半導體工業協會(SIA)早前曾表示,受到個人電腦、移動電話、無線通訊設備等產品的強勁需求推升,今年四月全球半導體產品銷售額達15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12億美元相比,成長幅度達35.6%。其中,亞太地區四月份的銷售額成長46%,日本地區的成長幅度則為41.1%。美國市場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5.7%,歐洲地區的成長幅度則為33.6%。在年中預測報告中,SIA預估到2003年時,全球半導體產業都將維持在平均20%的年成長率。該協會表示,自1993-1995年后,半導體產業便未曾再出現類似的大幅成長。SIA的董事會成員John Dickson說:半導體產業今年的全年成長率將達31%,營收達到1,950億美元,而2001年的成長率可望達到25%,營收擴大至2,440億美元。國際數據機構(IDC)預測,到2004年,世界將有約6億人通過個人電腦上網,14億人將利用手機進入互聯網,而另外14億人通過有線通信產品,接駁上網。無線和有線通信在互聯網發展的推動下,將取得爆炸性增長,對硅晶片的需求也將更大。 到目前為止,雖然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但亞洲已迎頭趕上,并成為一些特殊電子產品的主要生產區。亞洲的數據儀器和消費電器產量甚至超過美國,特別是半導體、個人電腦零件等。實際上,電子業已經成為亞洲經濟不可或缺的主導工業。在最近發表的《亞洲:資訊科技與經濟》研究報告中,亞洲國家(不包括日本)經濟強勁復蘇,幾乎一半可歸功于電子業的蓬勃發展。根據這份研究報告,在不到三年內,亞洲的電子業產量猛漲90%以上。與1997年中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比較,日本以外亞洲國家的出口和工業生產分別增加了16%和27%。如果抽出電子業的貢獻,它們的增幅只比危機前高了一些。半導體、電腦、電信儀器和消費電子產品,已成為三分之二亞洲國家的最大出口產品。至于過去十年經濟表現疲弱的日本,若非電子業的扶持,日本整體工業產值在90年代會萎縮至少6%。去年第四季,盡管電子業在日本經濟的比重少過5%,這個工業的增長卻占了制造業漲幅的一半以上。 然而電子業的轉型也導致了結構性失業率上漲的威脅,尤其是對于人口較多的亞洲地區更是如此。這也是日本和香港出現的短期調整的原因之一。但是該地區電子業的發展帶動的產業結構重整,打擊了歐盟和美國的電子出口。另一方面,隨著亞洲經濟體系與全球電子業的聯系更加緊密,該區域的宏觀經濟表現也將受到全球電子業周期的影響。亞洲國家政府必須加強國家的競爭力、提高電子業生產的靈活性,以抵消下一輪全球電子業下調對經濟的打擊。不過,證券銀行仍然對電子業的前景仍然深感樂觀。美國市場的訂單爆滿、各國增加資訊科技的投資等,都令投資者相信:盡管電子業會出現起起落落的周期,整體走勢是持續上揚的,與電視機的滲透率相比,個人電腦和手機在世界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亞洲市場的擴展潛能更大,全球電子產品需求猛漲的趨勢將會持續多年。 身為世界第三大晶圓代工廠的新加坡特許半導體,有賴于全球無線晶片的強勁需求,第二季的盈利表現就相當不錯。特許半導體是在紐約自動報價股市和新加坡股市掛牌的通訊類股票。預料,特許半導體第二季的每股盈利料達4美分,比第一季增加1美分。據此業績,該股可在12個月內上漲至19至22元價位。與特許半導體2001財政年的盈利預算作比較,該股目前的本益比僅為31倍。雖然互聯網和無線應用器材的高需求支持著特許半導體的業務,但反過來,特許半導體的高收益也正反映了新興電子通訊高速發展的趨勢難該。 在未來十年,互聯網及無線通訊業前景仍十分看好,全球通訊市場的規模將大幅度增加。美林資深分析員歐沙十分看好新興半導體通訊股票,他宣稱,“這絕不是一個衰退的市場!”。日本業界也對通訊半導體業保持樂觀。日本半導體大廠今年皆有大規模擴大投資以充實產能的計劃,前五大半導體廠商中有三家于最近調高本年度的資本支出計劃,使得資本支出總額達9040億日元(約146億新元),超越1995/96年度8870億日元的歷史記錄。在日本證券市場,部分相關的個股份今年來的漲幅驚人。三菱電機今年以來股價已經漲了78%,東芝也有上漲60%,而日本電氣股價則升高了42%。在韓國由于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需求強勁,韓國半導體業出口金額今年可望高達250億美元,比去年勁揚23.2%。 三、世界電訊:購并合作云起滅 早前,在所羅門兄弟公司的撮合下,世界通訊公司與微波通訊公司再度合并,這起金額達1200億美元的兼并案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行業合并案。雖然司法界以反壟斷理由公開反對,使這兩家公司的合并瀕臨流產,但電訊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使得各國的電信公司不得不走上大重組之路,通訊業購并浪潮即將風起云涌。現在德國電信正躍躍欲試,企圖把斯普林特收于麾下,為進軍美國市場尋找跳板。 然而首先浮出水面的還是以穩健著稱的香港和黃以1.5億美元收購印度流動電話公司電信公司九成半權益。據報道,和黃正在等待印政府的豁免,或是通過印度合作夥伴Essar集團或旗下不同的控股公司持有Usha Martin電信公司四成九以外的權益,有關收購協議可在數天內完成。不僅如此,香港和黃還聯合荷日公司全面發展歐洲四國移動電話。這四個國家占歐洲三分之二人口,預計在2010年,市場總客戶人數為2億1千萬人,總消費能力達到2千億歐元。以這次的交易價計算,和黃除了可以套現247億8千萬港元外,其3G執照已升值至706億港元,比和黃透過TIW以522億6000萬港元投得的價值,上升183億港元,升幅達到34.99%。李嘉誠指出,這次與DoCoMo及KPN合作的最大得益是可有更大機會投得德國的3G牌照;此外,合作經營令和黃於發展3G業務的成本得以降低,尤其令網絡發展成本可減少四至五成。 無獨有偶,香港電訊有限公司上周亦宣布與臺灣中華電信攜手推出連接香港與臺灣的國際異步傳輸模式(ATM)服務。該服務為互聯網服務供應商、資訊科技或與IP服務相關的公司,以及跨國企業提供一個點對點網絡方案。香港電訊的國際ATM服務已覆蓋逾10個主要亞洲及歐洲國家。該公司還計劃擴展有關服務至泰國、丹麥及挪威等地。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本網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網絡支持 |